很多人習慣吃飯配電視,近年更常見邊吃邊滑手機;董氏基金會提醒,想減重或是維持健康體位,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專心吃飯;多項研究都指出,吃飯時一心二用容易吃進更多熱量,讓人不知不覺發胖。
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表示,專心用餐、細嚼慢嚥是基本的減肥原則,因為吃飯時分心或狼吞虎嚥,會不容易在腦中產生飽足訊息,讓人以為沒吃飽而吃過量,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下了哪些東西;但許多人減重時只斤斤計較於食物的份量和熱量,吃飯的習慣卻沒有跟著改善,就算瘦下來也很容易復胖;且咀嚼不夠充分也容易造成部分人胃脹氣、消化不良,或是沒注意到湯、飯中有細骨頭就吞下肚,造成胃腸傷害。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引述英國利物浦大學在2013年《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彙整1997~2011年間24項研究,結論均顯示用餐時分心作任何事都會增加熱量攝取;包括法國2004年研究邊吃邊看電視會多吃272大卡,聽廣播劇更多吃了293大卡;法國2001年研究吃飯時聽廣播劇或是餐點介紹,平均會多吃231大卡;英國2011年研究聽廣播音樂也會多吃106大卡;美國2006年研究,進一步比較吃飯時看電視比聽音樂的影響程度更大,平均多吃255.5大卡。
不專心吃飯還會讓下一餐也吃更多,澳洲2011年研究,邊吃邊看電視之後會多吃230大卡;進一步分析不同的節目類型,看悲劇影響最大,會讓人多吃694大卡、喜劇490大卡、無聊的節目359大卡。而吃多吃少也跟用餐環境有關,瑞士2011年研究,昏暗燈光會讓人多吃123大卡;美國2007年研究則發現,吃buffet時,不要收走吃完的空盤,平均可少吃53大卡;另美國康乃爾大學2012年於《心理學報告期刊》的研究,也發現速食店嘈雜快節奏的音樂,會讓人加快用餐速度多吃174大卡。
董氏基金會強調,現代人常忽略好好吃飯的重要性,生活忙碌把吃飯當例行公事,平日十幾分鐘或胡亂塞兩口就解決一餐,假日時又有補償心理,覺得要大吃大喝慰勞自己,長久下來很容易打亂身體節奏,不只造成肥胖更影響整體新陳代謝運作。
基金會建議,用餐應專心、細嚼慢嚥,再加上定時定量、每餐八分飽;吃飯別耍line、配臉書或電視電腦,專注在食物上享受吃的快樂,自然增加身心愉悅和飽足感,才不會吃下過多熱量。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很多人減肥時刻意不吃澱粉,但一名女員工參加公司減重比賽,每餐都吃澱粉、蛋白質、蔬菜,配合有氧運動及充足睡及飲水,3個月內從56公斤減到50公斤,成功減重。
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遠離慢性病的威脅,控制理想體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關鍵。今年度減重獎勵活動,團體及個人均可報名,即日起凡6歲至64歲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等於20的市民皆可報名參加。
林莉茹處長強調,健康減重需要堅持的毅力與持之以恆的執行力,「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建議民眾以健康的方式每周減重0.5公斤為宜。
減重有些小技巧。首先是下定決心,每日固定時間測量體重並記錄,建立良好的飲食(天天五蔬果、低脂少油炸)及持續運動習慣(每天規律運動至少30分鐘)、減少外食、宵夜,找親朋好友揪團減重形成支持力量,同時增加動態的生活習慣減少久坐等靜態活動。
去年北市共有10萬8342人報名減眾活動,總減重成果達139公噸,平均每人減1.2公斤。今年度活動預計抽出90名幸運得主及20組團體,單項最高可獲得價值千元至萬元不等的獎勵品。活動有4次抽獎活動,以電腦隨機抽獎方式公開抽出得主,市民可至北市衛生局網站之「健康體重管理專區」(https://101.health.gov.tw)、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報名參加。台灣新生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