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人也會腸病毒!一次弄懂腸病毒症狀與日常預防
 

【早安健康/蘇柏儒、吳慧禎報導】別以為只有孩童才會感染腸病毒!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生存,以4到9月夏季、初秋為主要流行期,尤其8月底至9月適逢中小學生開學,腸病毒疫情經常在此時進入高峰期!衛福部疾管署表示,每當學校開學季,學童間密切互動容易助長腸病毒傳播,呼籲家長不可掉以輕心。事實上,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除了小孩,大人也要提高警覺。 
 

腸病毒是什麼?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腸病毒主要寄生在人類的腸道,經常感染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它的旗下有許多不同的病毒類型,各種類型的病毒所引起的症狀也略有不同。 
 

腸病毒的類型:

總共幾十種類型的腸病毒可以被大致區分成幾個類別。 
 

  1. 柯薩奇病毒A型Coxsackievirus groups A
  2. 柯薩奇病毒B型Coxsackievirus groups B
  3. 伊科病毒Echovirus
  4. 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
  5. 其他不分類的腸病毒

 

腸病毒傳染途徑: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

 

根據衛服部疾管署資料,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家中嬰幼兒常因父母或照顧者從戶外環境或公共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的口鼻分泌物,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或吃進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腸病毒症狀:感染腸病毒會有什麼症狀?

 

感染腸病毒大多數會呈現一般的感冒症狀,某些特定的症狀會因不同的病毒類型而異。一般孩童如果得到腸病毒,約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常見的表現為發燒及一般感冒症狀,有些病患還會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

  • 潛伏期:約3~10天
  • 症狀:
    • 腸胃不適、噁心想吐
    • 反覆發燒3~5天
      頭痛、頭暈
    • 嘴巴潰瘍、疼痛、喉嚨痛
    • 肌肉痠痛
    • 手腳長紅色疹子
    • 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較常見於柯薩奇病毒A型和腸病毒71型。
    • 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例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較常見於柯薩奇病毒A型
       

何謂腸病毒重症?

 

5歲以下嬰幼兒為高危險群,意識不清、嗜睡!人們擔心腸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萬一轉變為「腸病毒重症」,寶寶會有生命危險。腸病毒重症簡單來說就是腸病毒感染後引起的嚴重疾病,像是腦炎、腦脊髓炎或心肌炎,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發展成重症。 

依據臺灣地區歷年監測資料顯示,5歲以下嬰幼兒為為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至25.7%之間,而引發重症的病毒型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 

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嬰幼兒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腸病毒在哪些情況下應該盡速就醫?

以下症狀有可能是腸病毒嚴重併發症的前兆,必須盡速就醫。 
 

  • 突然的肌肉收縮
  • 嗜睡
  • 意識模糊
  • 手腳癱軟無力
  • 原本的症狀持續很久卻沒有好轉

 

腸病毒的治療

 

腸病毒該怎麼治療?充足睡眠和補充營養,病況通常會自行好轉。感染腸病毒通常只有多休息,身體的免疫系統自然會擊退病毒,另外也可以服用退燒藥或止痛藥來減輕症狀。 
 

預防腸病毒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 注意居家及校園等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家長回家後應洗手、更衣後(沐浴尤佳)再接觸家中幼童。
  • 於腸病毒流行期間進出擁擠的公共場所,應戴口罩並勤洗手保持衛生,可降低感染機會;已有症狀者可避免傳染他人。

 

洗手預防腸病毒!正確洗手你做對了嗎?

 

正確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腸病毒病人大多數可以在一週左右痊癒,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就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一般而言,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在家庭與學校中有很高的傳染率,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發生傳染情形。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注意手背、指縫及指甲縫隙,洗完擦乾防細菌!6招正確洗手

 
 

  1. 以乾淨、流動的水沖濕雙手
    若以水盆裝水洗手,可能會因多人重複使用而造成二度汙染。另外,水溫並不影響手上微生物的移除率,太燙的水反而可能造成手部不適,也浪費資源。
     
  2. 用肥皂泡沫搓洗雙手,特別注意手背、手指間和指甲縫隙
    起泡和搓揉雙手時產生的摩擦,能夠移除手上的污垢、油脂或微生物。肥皂的介面活性劑能夠去除手上的髒污和微生物,且研究顯示人們使用肥皂洗手時會清潔得更徹底。另外,目前的研究顯示,額外添加抗菌物質的肥皂和一般肥皂的健康功效相差不多,因此一般人無需特別使用抗菌肥皂洗手。
     
  3. 刷洗雙手至少20秒,唱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差不多
    最佳的洗手時間因人而異,例如外科醫生由於大量接觸病患,容易沾染或傳播病菌,因此需要比一般人更長的洗手時間。一般建議的洗手時間約15~30秒。由於微生物佈滿雙手,應特別注意指甲縫、手指間和手背的清潔。
     
  4. 台大醫院也以 「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口訣,教大家正確洗手的步驟:
    • 內:手心搓20下
    • 外:手背搓20下
    • 夾:手心向內,手指交錯夾著搓20下
    • 弓:手指弓起來,用手心搓指背20下。
    • 大:大拇指與虎口搓20下。
    • 立:手指立起,指尖在手心上搓20下。
    • 腕:手腕搓20下
       
  5. 用清水沖洗雙手
    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雙手,除了沖掉汙垢和病菌之外,也要將肥皂泡沫沖乾淨,避免殘留的肥皂造成皮膚不適。雖然有些建議指出應用乾淨的紙巾關閉水龍頭,但並沒有研究顯示這樣對健康比較好,反而會造成水和紙的浪費,因此使用清水沖洗水龍頭即可。
     
  6. 用乾淨的毛巾或風乾機擦乾雙手
    潮濕的雙手更容易有細菌繁殖,也更容易造成病菌傳播。研究建議使用乾淨的毛巾或風乾機弄乾雙手。

 

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防腸病毒居家消毒小撇步

 

許多人平時慣用酒精消毒、殺菌,以為對抗腸病毒同樣有效,但病毒特性是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力,因此酒精和乾洗手,是無法消滅病毒的活性;反倒是大量清水沖洗才可遠離腸病毒;如果需要洗去油污則可使用一點肥皂。 
 

DIY自製消毒藥水

 
 

  • 一般消毒(500ppm):0.5湯匙漂白水加1公升白開水
  • 已確診消毒(1000ppm):1湯匙漂白水加1公升白開水


註: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到6%);1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3至5cc) 

可用消毒藥水擦拭環境及幼童玩具。另外,門把、電梯按鈕、電腦鍵盤等都是病菌容易殘留的地方,接觸過記得洗手也要定期清潔消毒。
 

將孩童帶離消毒現場,並保持環境通風是重點

 

新聞說漂白水消毒不好?在消毒過程中要注意將孩童帶離現場,消毒停留15~30分鐘後再以清水擦拭,並保持環境通風。此外,過敏體質者要注意,對「氯」(Chlorine,Cl)可能會有過敏反應,通風時間要更久。 

 

晶鑽系列行李箱|28+24吋【JUST

行李箱|28+24吋【JUST花花系列

長頸鹿系列晶鑽系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6510hoo 的頭像
    i6510hoo

    美麗鐵定,靚亮生活

    i6510h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