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張文馨中醫師】 原來夏季皮膚癢也和「體質」有關?
夏天到了,悶熱的天氣流了滿身汗,加上時常下雨濕氣重,汗出不暢,身體開始長紅疹、抓癢甚至長小水皰,皮膚灼熱難耐,讓心情更加煩躁!多按止癢穴位可以幫助減緩搔癢程度!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皮膚搔癢分成實證和虛證,和「風邪」相關,中醫認為風邪會致癢,《醫宗金鑒·癰疽辨癢歌》中明確提出:「癢屬風」,《外科大成》提出:「風盛則癢」。
實證 搔癢多因外來風邪引起,如「風熱」、「風濕」此類型的皮膚癢常發生在春夏季節或夏秋交替季節,風為百病之長,各種病邪易隨風,風又常兼雜寒、濕、熱邪而侵襲人體,產生各種疾病。風性開泄,風邪在中醫觀點屬於陽邪,易搏於肌表,故搔癢生在頭面部,甚至延及全身。風性善行數變,使氣血不和則發生皮疹、搔癢,一旦在於體表,或往來穿行於脈絡之間,或蠢蠢欲動在皮膚腠理,所以會一下這裡癢,一下又那裡癢,癢無定處。虛證搔癢多屬「血虛生風」,此類型的皮膚癢常發生在秋冬季節,血具有濡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如果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全身則會出現全身的病變,表現在皮膚為皮膚乾燥搔癢。
看完以上敘述不難發現原來夏季皮膚癢也和體質有關!以下針對夏季皮膚癢常見的體質探討:
★常見的夏季皮膚搔癢體質
(一)風熱型皮膚搔癢
特徵:好發於春夏季,通常為突然發生。
症狀:皮膚搔癢呈現全身性分佈,紅色丘疹、風團塊或部分融合成大片,遇熱搔癢加重,得冷則減緩,自覺皮膚灼熱感。風甚者,四處走竄,全身劇癢:熱甚者,皮疹鮮紅,腫脹痛癢。伴隨發熱、微汗或汗出不暢、口渴、舌苔薄黃、脈滑數。
常見於急性蕁麻疹、急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泛發性神經性皮炎、單純皰疹、藥物疹的蕁麻疹樣型。
治則: 疏風清熱,解表止癢
處方:荊防湯合銀翹散、消風散加減,或選用荊芥、防風、僵蠶、金銀花、連翹、蟬蛻、牛蒡子、牡丹皮、生地、薄荷、黃芩等藥材。
(二)血熱型皮膚搔癢
特徵:好發於夏季,多發生於青壯年人,血熱皮膚搔癢多因心情煩躁,或過食辛辣烤炸之物導致血熱風生。青壯年血氣方剛者多患之,因為夏季陽氣正旺,外熱與內熱相合,導致皮膚搔癢更嚴重。
症狀:皮膚搔癢,摸起來灼熱,搔破呈條狀血痕或滲血水,或出現紫斑,夏重冬輕或遇熱尤甚,遇冷則症狀緩解,也可能受情緒波動影響。伴隨口乾舌燥喜冷飲、心煩易怒、大便乾燥、小便黃、脈象弦數或滑數,舌紅或舌尖紅,苔薄黃。
常見於藥物疹的固定性紅斑型、過敏性紫癜(類過敏性紫斑)、尋常型銀屑病的進行期。
治則: 清熱涼血,消風止癢
處方:加味逍遙散合止癢熄風湯、地芍涼血湯加減,或選用牡丹皮、栀子、生地、赤芍、玄參、丹參,蟬蛻、白蒺藜、白蘚皮、連翹、麥冬、生甘草等藥材。
(三)風濕型皮膚搔癢
特徵:好發於濕氣重的長夏季節,或夏秋交替之際,多見於青壯年。多因過食肥甘厚味與辛辣烤炸,常吃冰冷食品,使體內蘊藏濕氣,再復感風邪,則風濕相搏為患,風盛則癢,故搔抓不止:濕盛則起水皰。
症狀:皮膚搔癢,搔抓後起水皰、丘疹,滲出液多使皮膚變為糜爛。伴隨四肢困倦,容易脹氣,食慾不振,大便稀軟或黏滯不暢,女生白帶多,經前易水腫,舌質淡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
常見於慢性頑固搔癢性皮膚病,如慢性濕疹、汗皰疹、神經性皮炎。
治則: 健脾利濕,疏風止癢
處方:荊防敗毒散、祛風勝濕湯加減,或選用荊芥、防風、羌活、薏苡仁、陳皮、茯苓、金銀花、威靈仙、苦參 、白蘚皮、土茯苓、黃柏、生甘草等藥材。
★皮膚癢最應該「拒絕」的食物!
1.忌食高油脂及燒烤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咖啡、含酒精飲料以及帶殼海鮮。
2.少吃發物(尤其是皮膚濕疹、蕁麻疹或嚴重的痘痘粉刺):鳳梨、芒果、竹筍、蝦蟹、酒、鵝肉、羊肉、豬頭皮、胡椒。鳳梨芒果雖美味,但皮膚搔癢嚴重的人可要忌口喔!
到底什麼是「發物」呀?
「發物」一詞在民間流傳已久,老祖宗認為 多食發物會誘發新病或令舊疾復發。其實發物也屬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適量食用,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會產生副作用,但過量食用,對一些特殊體質或有皮膚疾病的人來說,可能誘發不適,如加重蕁麻疹或濕疹…。
從現代醫學角度,發物多含有異物蛋白質,被人體攝入後較易被免 疫系統攻擊;或含組織胺誘發過敏反應,使皮膚病加重。
每個人的「發物」不盡相同,甚至有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對雞蛋過敏,這類的人可經由抽血檢查有免疫球蛋白(IgE)確定對蛋過敏,才須避開奶蛋類製品,所以 體質較特殊的朋友們應當注意自己在日常飲食中容易對哪些食物過敏,盡量避開。
★多吃「滋陰養血」食物及藥材,幫助皮膚築一道防護罩
1.蔬菜類:菠菜、紅鳳菜、韭菜、黑木耳、胡蘿蔔、番茄、馬鈴薯、香菇、茄子
2.水果:櫻桃、葡萄、蘋果、番茄,如草莓、藍莓、覆盆子、桑椹、桑椹、黑醋栗、蔓越莓…。
3.動物性蛋白質、膠質黏液及鐵質:海參、雞蛋、牛肉、牛筋、豬腳筋、雞爪、豬肝、烏骨雞、魚肉魚皮、海蜇皮、蛤蜊、蚵仔 (若膽固醇偏高者不宜過量食用!)
4.藻類:海帶、紫菜含有豐富的碘、鐵及維生素B12,是養血潤肌的重要營養素。
5.油脂類:黑芝麻、核桃(一天堅果類約吃15g,不宜過多,否則熱量過高肥胖上門!)
哪些中藥材具有「滋陰養血」的效果?
阿膠、熟地、當歸、黑芝麻、何首烏、枸杞子、桑椹子、山藥、山茱萸、百合、女貞子、丹參、紅棗
★皮膚癢的日常保健
1.避免過度清洗身體
過度清洗,反而會使皮膚更乾燥而惡化,洗澡水不要太熱,少用肥皂或有香料的沐浴清潔用品,多用清水清洗身體,沐浴乳用在局部重點部位,其餘帶過即可,免得將皮表上的保護性油脂全部洗掉,而誘發搔癢。
2.適當的使用保濕乳液
維持皮膚的保護屏障,減少角質層的水份及皮脂散失,平時可選用溫和的保濕乳液擦身體,要選擇不含香料、防腐劑、抑菌劑的產品,以免刺激皮膚導致皮膚癢加重。
3.選用透氣、吸汗、寬鬆的衣物
宜穿著柔軟吸汗的棉質衣物。如果流汗後後最好馬上更換衣物。避免粗糙、太緊或羊毛、兔毛材質的衣物,容易摩擦或刺激皮膚導致惡化,
4.避免大量流汗
因為汗水鬱積在皮膚上易刺激發癢,導致皮膚炎惡化,尤其在夏天或運動完容易發生,所以大量流汗後,最好趕快用清水沖洗掉,或是以濕毛巾擦拭,再換上乾爽的衣物。
5.避免搔抓過度感染
盡量不要用指甲搔癢,因為抓破皮後易引起細菌感染甚至化膿,建議您可用手輕拍止癢,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減輕癢感;若天氣悶熱引起則可開空調以降低燥熱感。
6.放鬆心情,避免煩怒引起搔癢加重
按摩方式&時機:
以大拇指深層按壓,一次按壓5秒,一個穴位各按20下,早晚至少各一次
血海穴
【位置】採坐姿找穴,屈膝90度,膝蓋骨內側邊緣上方三指幅併攏寬度按壓凹陷處。
曲池穴
【位置】屈肘時,手肘橫紋端骨邊凹陷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