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賴睿昕中醫師(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
夏天吃蔬果養生!記得把握「乾濕分離」原則
乾性體質缺少水份,看上去薄而脆弱,表面有很多幼細紋,看不見毛孔,容易出現皺紋。
若您的皮膚屬於乾性,便不應暴露於陽光、風和高溫下,在中醫的體質學歸類為陰虛,夏天若一直待在冷氣房,如果沒有適當補充水分,容易讓陰虛體質的患者身體變得乾燥,原本津液就不足的陰虛體質者如果又熬夜、抽菸(菸屬於燥邪)、不愛喝水、愛吃炸烤及辣味食物、久坐、不愛運動等,就會燥上加燥。
室內外冷熱交替皮膚易乾燥,宜時常補充水分
在夏天室內空調與外面高溫冷熱交替,人體黏膜的修復功能較容易受損,因此皮膚容易乾燥、粗糙、脫皮;如果是本來就有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的人症狀會更嚴重。所以陰虛乾性體質不可以吃太多傷陰化燥的燥熱食物,例如油炸食品、胡椒、辣椒及辣味重的調味品(例如沙茶醬等),花生、巧克力等零食,以及榴槤、芒果、荔枝、龍眼等熱性水果,吃多了也會消耗體內津液,導致燥熱。
在日常飲食方面, 要注意時常補充水分、攝取潤燥水果,例如桃子、李子、葡萄、櫻桃等,並多吃白木耳、黑木耳、山藥、珊瑚草、海帶等富含植物膠質的食物,桑椹、酸梅則有助於生津止渴。
體內濕氣重是健康的隱憂,易水腫、疲倦、拉肚子
濕性體質的人通常是水分代謝出現了問題,體內水分過多無法被身體良好的吸收運用,喝水多也常常不容易解渴,身體容易水腫,常覺得早上小腿比較細,但是到了下午或傍晚就覺得小腿變脹,早上起來發現自己兩頰或眼下浮腫,常常容易覺得疲倦,頭昏沉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濕毛巾;大便稀軟,有時不成形或者黏黏的難沖掉,甚至很容易得腸胃炎拉肚子,女生分泌物多,甚至時常感染,有異味及搔癢,以上都是濕性體質會表現出來的症狀。
體內濕氣重的人,是健康的隱憂,一旦與外來的濕氣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了,這也是為什麼濕氣重的人一遇到梅雨季節,濕濁阻遏氣機與清陽,時常會覺得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的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濕疹發作或搔癢加重的原因。
有些水果原來屬於助濕之物。濕氣重的人不宜多吃!下一頁看更多
濕性體質者最重要的就是讓身體健運調節水分的功能恢復正常,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水腫病與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大,身體的水分代謝是透過肺的通調水道、脾的運化轉輸和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協調下完成,而中醫在治療水腫原則,有「腰以上腫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一說。
熱帶水果榴槤、芒果會助濕,
濕氣重的人不宜多吃
很多熱帶特有的水果如菠蘿蜜、榴槤、芒果都屬於助濕之物。濕氣重的人不宜多吃,特別是當明顯感到環境濕氣帶來的不適時。而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濕性體質者通常建議水果都要少吃,因為水果多為聚濕生痰之物,適合的蔬果建議以利水為主,但吃的量也不易過多,建議冬瓜與西瓜有清熱解暑和利小便的功效,而木瓜有健脾胃和助消化之功,可以讓脾胃的運化變佳,常吃五穀類食物也有燥濕的功效,濕性體質最重要的是去運動,幫助身體水分調節代謝變好,這樣才可以開心的吃水果。
作者簡介:賴睿昕中醫師,現任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經歷包含三重保安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台灣中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醫師。翰鳴堂中醫診所臉書粉絲專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