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晶鑽系列微笑系列愛琴海系列行李箱|28+24吋【JUST 長頸鹿系列晶鑽系列 â£é è³¼æ¬¾â£é è³¼æ¬¾â£é è³¼æ¬¾

檢視相片

心血管疾病衍生失能、奪命威力強大,而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最重要的就是從拒絕代謝症候群做起。近年台灣本土研究更發現,雖無論性別,隨著年齡增長,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都會增加;惟在各年齡層中,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率,平均都是男性的近2倍,且從65~79歲的盛行率皆逼近50%,特別值得女性老人提高警覺。

為從預防醫學的角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全球失能人年數(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的損失,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針對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代謝症候群,訂出明確的診斷標準—即成年人在下述5種標準中具備3種(含)以上者

 

一、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

二、血中三酸甘油脂≧150(mg/dl)。

三、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男性≦40、女性≦50(mg/dl)。

四、血壓值≧130/85毫米汞柱。

五、空腹血糖≧110(mg/dl)。

 

盛行率隨年齡成正比 女性較男性高

由於越來越多醫學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在不同種族間存在的差異性極大,因此,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院長、前台大醫院家醫部社區醫學科主任李龍騰等人,曾針對國內2432名年齡介於63.4至82.2歲的準銀髮族及銀髮族進行一項大規模研究,期以找出代謝症候症的「本土密碼」,捍衛更多台灣「老大人」的健康。

研究結果顯示,國內銀髮族代謝症候群的平均盛行率為36.15%,雖較歐美國家平均低,惟若依性別分析,台灣男性老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25.5%,女性老人卻高達46.8%。即雖不論男、女性,一般人隨著年齡增長,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也會水漲船高(國人20~29歲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平均7%,60歲以上者逼近40%);但另方面,兩性間的顯著差異,也是不可忽視的課題。

檢視相片
 
台大醫師、前衛生署副署生李龍騰。(取自李龍騰臉書)

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院長、前台大醫院家醫部社區醫學科主任李龍騰的研究指出,國內銀髮族代謝症候群的平均盛行率為36.15%。(資料照,取自李龍騰臉書)

「關鍵在成年女性體內被泛稱為女性荷爾蒙的黃體素與雌激素,對於女性心血管來說,有著極大的保護作用。無奈隨著更年期停經的到來,黃體素與雌激素分泌量急遽減少,女性的心血管也會形同驟失『保護罩』般,迎來各項嚴峻的威脅。」李龍騰強調。

不過,年齡乃至於性別,也只是代謝症候群乃至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罷了!越來越多臨床病例證實,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乃至於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等悲劇,都不會只發生在特定性別或是老人身上。

檢視相片
 
20190330-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子。(風傳媒製表)

 

年僅40出頭的小玲(化名)在某醫學中心做行政文書工作,某日她因負責的專案須與會計室人員溝通,然而話才說到一半,向來思慮明快、口齒清晰的她卻發現自己說話打結了,一堆想法瞬間彷彿塞在嘴巴內,且越想表達,就越是結結巴巴。

由於有中風家族史,小玲腦海不禁閃過:「不會吧,我該不會中風了吧?但我還麼年輕耶!」話雖如此,她還是在院內神經內科掛了號,接受了腦部電腦斷層(CT)的檢查,果然 發現其腦中偏右上方血管有阻塞現象,確診為阻塞性腦中風,也是導致她突然出現語言障礙的元兇。

檢視相片
 
20190330-心血管疾病主要症狀。(風傳媒製表)

 

除了家族史,李龍騰強調,另舉凡肥胖、工作壓力大、纖維長期攝取不足,甚至身體質量指數(BMI)看似合乎標準,體重卻常常高低起伏者,相較於身材適中、規律運動、好吃全穀食物,以及生活較少壓力者,其健康與生命的品質,隨時都有更大的風險被心血管疾病「套牢」,甚至就此跌落萬劫不復的深淵,務必戒之慎之。


【早安健康/郭育祥醫師(郭育祥診所院長)】

查不出原因又治不好的暈眩 可能是重要徵兆


 

自律神經失調的五大常見症狀



暈眩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五大常見症狀之一,幾乎每一位失調症的患者都有程度輕重不一的暈眩問題。蘇太太年約五十,暈眩就是最困擾她的主要症狀,為了長年的暈眩,她看過無數的醫生,跑過很多醫院,聽到別人介紹哪家醫院醫生很厲害,無論再遠她也去,就醫足跡可說遍佈全台。除了曾被被診斷為「知覺性頭暈」之外,「內耳不平衡」、「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偏頭痛」、「低血壓」、「輕微貧血」…等,也曾經是醫師給予的治療方向,甚至為了解決暈眩,做過許多次全身健康檢查,到最高檔的健檢中心,做最完整的全套檢測,但是始終沒有獲得明確答案,更別說具體有效的治療了。 
 

暈起來就好像「地震了」



「我的暈是暈整天的,嚴重的時候就好像地震來的那種感覺,平常則是在自己靜止不動的時候有感覺。像是站著穿鞋子,常常感覺身體不平衡,歪歪的,很容易重心不穩那樣…」 

「是不是在運動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對!對!對!你怎麼知道!」 

「除了暈眩之外,身體還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嗎?」 

「常常感覺全身的神經再跳動,波動很大。最主要是晚上睡覺的時候,躺在床上全身神經一直在波動,一直跳,很不安寧,根本沒有辦法好好放鬆睡覺。」 
 

主要困擾外 還有數不完的「小毛病」



經過醫護人員細細詢問,得知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情況,蘇太太還說自己會… 
 

  1. 耳鳴,耳朵感覺有嗤嗤聲
  2. 睡不好,整天呵欠連連,好像有睡又好像沒睡
  3. 全身肌肉緊繃,特別是肩頸的部位
  4. 胸悶
  5. 胃食道逆流
  6. 嗅覺異常敏銳,總是很容易就聞到異味
  7. 眼睛乾澀,視力模糊


這些情況雖然令蘇太太感到不舒服,也造成生活上不小的困擾,但由於她總是習慣自行解釋的些情況的產生由來,所以過去並不積極為了這些症狀而求醫。 

「我都五十歲了,睡不好應該是更年期的關係啦!」 

「老了,難免會肩頸僵硬,而且我又很少運動。」 

「我的工作是電腦繪圖,長時間要看著螢幕,應該是這樣所以我眼睛很乾、視力也不好,常常疲勞模糊看不清楚。」 

「他們都說我想太多,明明就沒有味道,只有我常常在問有沒有聞到,是我秀逗,不然就是太敏感!」 

暈眩、肌肉緊繃等問題,原來有密不可分的關連?下一頁看醫師解析始作俑者原來是… 


殊不知,其實這些與她的暈眩、自我感覺的神經波動(實則應該是肌肉緊繃),都有密不可分的關連,系出同源,始作俑者均是自律神經失調了!交感神經太過亢奮,無法放鬆,讓身體一直處在備戰狀態,好像一個人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會有危險,隨時隨地需要拔腿就跑那樣的緊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6510h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